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祝贺!我刊编委陶飞教授获第5届“科学探索奖”

发布日期: 2023-07-18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23年7月17日,第5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48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每位获奖人将在未来5年获得由腾讯基金会资助的300万元奖金,且可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本届“科学探索奖”,先进制造领域有3人获奖,他们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机器人研究所教授谷国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陶飞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博。

其中:陶飞教授现为《制造技术与机床》编委。另外,在首届“科学探索奖”上,《制造技术与机床》编委、华中科技大学高亮教授凭借“基于拓扑优化的数字化设计”的相关研究荣获“先进制造领域”的奖项。

陶飞教授简介

ab9b589e2a5d48f185b1342ea8ed0ce0.jpg

陶飞,男,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9),现任北航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航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曾任北航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北航高新技术办公室主任、北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基础研究处处长。

2007年到2009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Dearborn)从事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化方向研究学者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3月回国后直评为副教授,2011年遴选为博导, 2013年破格评为教授,并一直在北航自动化学院从事教研工作。主要从事智能制造与装备、数字孪生、数字工程、制造工业软件、绿色可持续制造等教研工作。第一作者出版专著5部,在Nature等期刊上发表3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被引用3万余次;连续入选2019,2020,2021,2022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等项目负责人。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现任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RCIM副主编、CIRP通信会员、《制造技术与机床》编委。入选美国SME智能制造Top 20最具影响力学者(2021),创办《Digital Twin》国际期刊,发起数字孪生国际论坛和国际会议。

 

关于“科学探索奖”

作为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科学探索奖”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十个领域,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截至2023年,5年来一共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他们来自26个城市,90所科研机构,平均年龄41岁。

 

历届“科学探索奖”

2019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

序号

姓名

性别

所在领域

工作单位

1

陈宇翱

数学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刘江来

上海交通大学

3

刘若川

北京大学

4

万贤纲

南京大学

5

王亚愚

清华大学

6

陈学伟

生命科学

四川农业大学

7

李毓龙

北京大学

8

刘  颖

北京大学

9

宋保亮

武汉大学

10

王宏伟

清华大学

11

颉  伟

清华大学

12

付巧妹

天文和地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3

高  翔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4

刘继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15

施  勇

南京大学

16

汪毓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陈  鹏

化学新材料

北京大学

18

马  丁

北京大学

19

王晓晨

南开大学

20

王  训

清华大学

21

游书力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2

郑南峰

厦门大学

23

陈云霁

信息电子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4

黄  罡

北京大学

25

山世光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6

吴华强

清华大学

27

杨  帆

清华大学

28

杨玉超

北京大学

29

巩金龙

能源环保

天津大学

30

刘全有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1

刘玮书

南方科技大学

32

王书肖

清华大学

33

袁浩然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34

周欢萍

北京大学

35

高  亮

先进制造

华中科技大学

36

王  东

海军工程大学

37

张阿漫

哈尔滨工程大学

38

张晨辉

清华大学

39

周  欣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40

邓自刚

交通建筑

西南交通大学

41

樊健生

清华大学

42

陆新征

清华大学

43

徐赵东

东南大学

44

杨俊宴

东南大学

45

郭少军

前沿交叉

北京大学

46

郭雪峰

北京大学

47

李  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48

李铁风

浙江大学

49

蒋兴宇

南方科技大学

50

陆朝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35c30f724184228b4e3a5439f0ffecb.png

bbc2828dc56e414aab9a6302a8156b57.jpg

2975331cc06d4619965adb7bc9a72b67.png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3-07-18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