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5期

故障诊断
基于MDFF和DCNN-SVM混合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徐卫晓, 井陆阳, 孙显斌, 谭继文
2023, (5): 13-20.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01
摘要:
针对滚动轴承的故障类型比较多,且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采集的单一的信号往往包含各种冗余信息且容易受到噪声信号的干扰,文章提出基于多域特征融合(multi-domain featurefusion,MDFF)和DCNN-SV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通过对多个传感器采集轴承的振动信号,通过时域、频域和完备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等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敏感特征进行筛选,降低特征维度,将优化后的敏感特征值分别输入到DCNN网络中进行自适应特征提取。利用DCNN网络改变各个敏感特征量的权重值,进行综合训练,获得多域融合特征量,输入到支持向量机中进行故障诊断。通过设置多组对比试验可知,提出的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6.82%,比人工-SVM识别准确率提高19.95%,可以有效实现对滚动轴承故障状态的全面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基于ICEEMDAN及PFA-ELM的齿轮箱故障诊断研究
刘凯, 李磊, 王磊, 陈庆辉, 金奕扬, 许家伟
2023, (5): 21-27.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02
摘要:
齿轮箱是工业设备中常用的传动部件。针对齿轮箱故障特征提取及诊断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及探路者算法(PFA)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ICEEMDAN对信号进行分解,得到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其次,基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筛选出有效的IMF,并计算出每个有效IMF的模糊熵和排列熵作为故障特征向量。最后,利用PFA算法优化ELM中的权值和阈值,构建基于PFA-ELM的故障诊断模型。实验表明,PFA-ELM的故障诊断精度高达98.67%。该方法能够准确描述齿轮箱的工作状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特种加工
放电参数对短电弧铣削TC4加工性能影响的研究
唐伟, 许燕, 周建平, 汪兵兵, 秦曹阳, 季玉
2023, (5): 28-34.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03
摘要:
短电弧加工技术(SEAM)是一种实现难加工导电材料高效去除的新型放电加工方法。采用不同电极材料,开展钛合金TC4短电弧铣削加工试验,探究在不同放电参数(电压、频率和占空比)下对加工过程中材料去除率(MRR)、相对电极相对损耗率(RTWR)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工件宏微观形貌、元素变化及硬度测定。试验表明:影响MRR和RTWR的因素为脉冲电压>脉冲占空比>脉冲频率;紫铜电极具有高的材料去除率和好的表面质量;加工后表面存在重铸层、熔滴和微孔等结构;其表面显微硬度由重铸层向基体逐渐降低,并在距离工件表面深度90 μm处趋于稳定。由此证明,金属电极材料更适合SEAM加工钛合金材料,这为后续SEAM加工钛合金零部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像处理和双链基因的退火算法用于激光切割路径的优化
常翠芝, 高文良, 杨潇, 李自成, 黄元峰
2023, (5): 35-40.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04
摘要:
为了缩短激光切割路径,提高加工效率,避免在切割过程中出现打刀现象而损坏设备,文章分析了切割图元及其数学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切割路径双链基因表示的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程序消除打刀现象,MATLAB仿真表明,本算法可以很好地优化切割路径,同时还可以完全避免打刀现象。
加工参数对金属砂轮电火花精密成型修整的影响
张子英, 李学会
2023, (5): 41-48.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05
摘要:
金属基金刚石砂轮(简称金属砂轮)具有磨粒把持力强、耐磨性好、寿命长、能承受较大的磨削压力等特点, 在高性能硬脆材料精密、超精密高效磨削中应用广泛。金属砂轮作为典型的高硬度复合材料,常规的机械加工已经显得极为逊色。因电加工可克服材料硬度高带来的加工难题,是目前金属砂轮成型面加工的主要手段,但其加工精度与实际应用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分析金属砂轮电加工机理,从电极材料选择、电参数选择、机械参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了合理参数的选择依据。经过实验验证,金属砂轮成型面圆弧精度、角度精度分别可达±0.003 mm、±0.1°,同时单片砂轮修整效率提升了63.3%。对提高金属砂轮成型修整精度、修整效率,提高产品批量稳定性,降低制造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切削加工
考虑机床几何误差的球头刀三坐标NC铣削刀位控制
黄梦翔, 牛兴华, 朱浩铭, 张大卫, 王向东
2023, (5): 49-56.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06
摘要:
机床的各种误差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其中机床几何误差是主要的误差来源之一。为消除机床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以球头刀三坐标数控(numerical control,NC)铣削加工为研究背景,基于齐次坐标变换理论与刚体运动学方法,结合机床运动链拓扑结构分析,将机床几何误差映射到球头刀刀心的位置误差上。根据球头刀铣削工件表面成形原理,考虑机床几何误差与球头刀刀心位置间的映射关系,构建出刀心曲面与工件表面/设计曲面之间的正逆向计算模型。通过该模型求解出消除机床几何误差的编程刀心曲面,将该曲面导入CAM软件,即可获得消除机床几何误差的NC加工程序。通过曲面实例进行计算和仿真,佐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基于多模态感知融合的钛合金加工刀具磨破损分析
喻志勇, 宋戈, 姜振喜, 李卫东, 毛一砚
2023, (5): 57-63.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07
摘要:
飞机钛合金加工铣刀磨破损量直接影响加工质量与铣刀使用寿命,然而现有方法难以实现在线直接有效测量铣刀的磨破损量,给飞机制造带来较大的质量隐患。为实现铣刀磨破损的直接有效在线测量,文中提出了识别测量算法,主要包含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并获取有效模态特征图像,多模态感知融合的刀具磨破损分析策略识别破损区域,基于多模态融合分析得到具体的刀刃磨破损量化数值,并根据融合结果实现刀具的磨破损评价。对4把钛合金加工铣刀进行实验,提出的方法可准确识别出异常图像及区域,同时max-标准偏差分别仅占标准值的1.66%、3.52%、2.57%、2.04%。结果表明,说提出方法良好的磨破量感知融合分析能力,结合装置可实现在线准确测量磨破损量,为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基于DEFORM-3D轴向振动钻削304不锈钢有限元仿真
吕康, 付朝霞, 陈伟, 胡建, 刘书明, 王晓宇
2023, (5): 64-68.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08
摘要:
难加工材料微小孔钻削过程中存在钻削力大、断屑难及钻削温度高等加工问题,而轴向振动钻削方法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基于轴向振动钻削机理,对轴向振动钻削的运动特性和变厚切削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DEFORM-3D软件建立了轴向振动钻削有限元模型,对304不锈钢进行了振动频率为550 Hz,振幅为16 μm,转速为3 000 r/min,进给量为50 μm/r的轴向振动钻削和普通钻削仿真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加工过程中的切屑形态、轴向力和扭矩等。结果表明:与普通钻削相比,轴向振动钻削具有更好的断屑效果,可以降低平均轴向力约48.1%,降低平均扭矩约38.2%。
三偏心蝶阀车削方法研究
程膺豪, 贾衡, 李鹏, 马欢, 陆佳, 文闻
2023, (5): 69-73.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09
摘要:
通过对三偏心蝶阀零件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工方法。基于车削加工与圆锥零件特征分析,通过对坐标系进行平移旋转,巧用圆锥曲线极坐标方程,联立数控车床车削关系,推导出阀板的截面方程以及密封面的曲面方程,以此建立新的工件加工模型,接着讨论了加工参数的设置,并基于MATLAB软件模拟了加工效果,经过实际加工对比测试,该方法简化工艺,使得普通数控车床也可以进行偏心圆锥工件的加工,降低了编程难度,有效地提高零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实际生产提供经验和借鉴。
综述
制造工艺参数的智能优化设计方法进展
邓建新, 刘光明, 王令, 袁邦颐, 黄海宾
2023, (5): 74-80.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10
摘要:
工艺参数是影响零件成形质量、性能、效率和成本的关键因素。对工艺参数进行智能优化设计是当前智能制造中的基础内容。综合对近年工艺参数智能优化的研究热点、发文量等分析,将近年来工艺参数智能优化设计的方法路径分为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优化设计、基于数学模型+智能算法的优化设计和基于专家系统(知识)的智能设计三种,分析了三种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特点,归纳和分析了优劣势,并提出了今后工艺参数智能优化设计的发展趋势。为工艺参数智能优化的研究提供参考基础和方向指引。
绿色机床标准体系研究
薛瑞娟, 黄祖广, 刘志峰, 曹华军, 吴翟, 张颖, 李聪波, 张雷
2023, (5): 81-93.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11
摘要:
介绍了绿色技术在机床装备中的应用概况及发展趋势,同时梳理了国内外绿色机床标准化现状,通过对绿色机床标准系统研究,结合标准化工作方法,构建了绿色机床标准体系框架。旨在促进机床行业绿色技术同标准化工作协同发展、相互融合,推动机床行业绿色转型、提质增效。
设计与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双臂协作机器人拧紧装配实验研究
常琛扬, 王平安, 李秉洋
2023, (5): 94-97.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12
摘要:
针对发动机连杆装配过程复杂繁琐且操作人员易受伤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力觉协同引导下的双臂协作机器人拧紧装配策略。在建立双臂协作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协作机器人首先通过左臂进行机器视觉识别及引导,带动右臂在PID算法下进行位姿调整及伺服机构的粗定位;在精定位阶段,运用机器人末端的力觉信息反馈,实现扭矩监控和拧紧螺栓双向协同作业,协力完成拧紧工序的力觉精确调整;通过以上装配策略,实现发动机连杆拧紧全过程管理,提升了装配工艺操作的高效性及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和力觉协同引导下的双臂协作机器人装配安装过程全程可控,且装配结果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可在序列化生产中推广应用。
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的数控车床主轴箱优化设计
乔雪涛, 周世涛, 李优华, 曹康, 盛坤, 张洪伟
2023, (5): 98-104.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13
摘要:
针对复杂机床结构优化中,通常难以获得设计变量与性能目标之间显式函数关系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和组合优化策略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以某型精密数控车床主轴箱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和多学科优化软件Isight联合仿真技术对主轴箱设计尺寸进行最优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和灵敏度分析,根据实验样本点构建RBF神经网络模型代替主轴箱有限元模型。采用多岛遗传算法(MIGA)和序列二次规划法(NLPQL)相结合的组合优化策略,对RBF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主轴箱静动态性能的前提下,质量减轻12.89%,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T型复合结构空气静压支承平台承载性能研究
崔心宽, 卢志伟, 张晓冰, 刘波, 张君安
2023, (5): 105-110.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14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空气静压轴承在径向和轴向复合工况下的承载性能和规律,设计并研制了一台T型复合结构空气静压支承平台装置。结合T型复合结构空气静压支承平台的三维模型,采用流体润滑理论和有限体积法对空气静压组合轴承与单独径向轴承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偏心率和供气压力以及转速等参数对空气静压轴承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空气静压轴承随着偏心率和供气压力的增大其承载力呈逐渐增大规律;单独径向轴承的承载性能要优于组合轴承的承载性能。
铆螺母安装过程仿真建模及锁紧力矩衰退规律研究
王立俊, 柯书忠, 高靖靖, 周玉宝, 吕慧慧, 李皓
2023, (5): 111-118.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15
摘要:
铆螺母是一种新型紧固件,现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和建筑等领域。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铆螺母安装与失效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结合仿真分析以及试验研究,分别探究了铆螺母变形区厚度对紧固件安装成型规律影响,以及收口工艺参数对锁紧力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变形区厚度为0.44 mm 时铆接结构的轴向拉拔力最大,并且能够紧密贴合被连接件。此外,采用矩形收口能够保证铆螺母获得比较均匀的径向变形,并且获得足够的锁紧力矩。并且开展了锁紧力矩衰减实验,探究了收口后铆螺母多次使用后的力矩衰减规律。开展了铆螺母变形区厚度与收口形式对结构的力学性能影响研究,对此类紧固件的设计制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电磁驱快速刀具伺服闭环系统DOB补偿增益PID阻尼控制器设计
卢银菊, 刘萌萌, 谢忠兵, 李峰, 张国强
2023, (5): 119-123.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16
摘要:
为了弥补快速刀具伺服(fast tool servo,FTS)系统驱动不足的问题,开发了一种电磁驱动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DDS)系统来实现高带宽轨迹的跟踪控制方法。利用静态增益实现参数前馈补偿,通过线性控制建立扰动观测器(disturbance observer,DOB)补偿前馈增益处理。开展实验测试分析,从控制器中采集控制指令,实现对FTS励磁线圈的驱动作用,完成输出位移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AVPF控制器时对谐振峰起到了明显抑制,发挥理想减振作用。通过阻尼控制保持稳定裕度恒定,再通过更高增益PID控制器对系统实施控制,实现系统闭环带宽的显著增加。PAVPF阻尼达到了±2 μm误差;提高DOB增益后系统最大跟踪误差降低值接近±0.16 μm。该研究具有很好的控制精度,为高精度刀具控制起到理论支撑作用。
工艺与制造
焊接顺序及焊接方向对X80管线钢残余应力的影响
王浩博, 陈小康, 李建军, 王恪典
2023, (5): 124-128.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17
摘要:
针对近年来X80管线钢在应用中出现的多起开裂事故问题。文章采用双椭球热源模型, 以生死单元技术模拟V型焊缝填充构建焊接数值模拟过程。采用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X80管线钢在多层多道焊时2种不同焊接顺序及4种不同方向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顺序对焊缝区和HAZ的残余应力有明显影响,采用对称型焊接顺序时残余应力峰值仅为296.4 MPa,比顺序型焊接顺序应力峰值低29.3%;不同焊接方向对焊缝区和HAZ的残余应力影响不大;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且计算结果对焊接实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基于知识图谱的工艺决策方法研究
吕宽宽, 薛进学, 苗舒康, 赵国强, 王毅鹏
2023, (5): 129-134.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18
摘要:
在CAPP系统集成、工具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中,工艺方案的决策推理和智能技术是关键。传统工艺决策方法存在不能在多工艺方案中在做出智能化选择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表示学习的工艺决策推理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翻译距离模型对工艺知识进行向量化表示,利用向量运算得到理想结果与决策结果之间的距离,再经模型训练后使距离不断缩小致使损失函数趋于稳定,最终决策出最优结果,将结果经过模糊函数计算分析加强决策方案的合理性,解决了多工艺方案中智能决策的问题。文章以P0级6203轴承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对零件工艺方案的决策,提高CAPP系统智能决策的能力。
飞秒激光制备不锈钢微纳结构工艺研究
肖强, 何雪莉, 徐睿
2023, (5): 135-142.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19
摘要:
开展了飞秒激光加工不锈钢的具体试验。通过设置不同工艺参数,研究单因素试验中不同变量对表面微结构各项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总结其形成机理;进一步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改变工艺参数获得形貌不同的矩阵阵列微结构,并对多因素下表面综合加工情况进行了研究,归纳各因素对微结构深度、宽度及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对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确定影响最大加工因素,得出设定参数内最优加工水平工艺。
某运载火箭复杂薄壁壳体数控加工工艺研究
吴龙梅, 康权, 周明军
2023, (5): 143-149.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20
摘要:
针对大型复杂薄壁壳体加工易变形及加工精度难以满足要求的问题,对数控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某运载火箭尾段为例,为了能有效控制工件的加工变形,保证成品的加工精度,通过分析工件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加工变形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包括合理安排加工工序、采用适当的去应力时效方法、优化装夹方案和合理规划刀具路径,实现了工件的变形控制和有效装夹,保证了工件的成品精度要求。最后通过实际加工应用,有效验证了工艺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检测与质量
圆锥体外表面铺贴机械手工作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霍凯, 刘玉琳, 孙江宏, 王增刚, 何宇凡
2023, (5): 150-154.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21
摘要:
针对圆锥曲面铺贴问题设计一种机械手并对其工作质量进行评估。首先进行机械手构型设计,阐明工作原理并利用修正GK公式计算空间自由度。其次提出铺贴工作质量评估方法,提出表面位移概念用于评价贴合度,分别采集圆周、母线两方向表面位移并计算极差与方差,二方向极差、方差取平均并对其倒数以0.99和0.01为权重加权得到原创铺贴质量评价参数S值。接着以铺贴高度和铺贴力度为变量设计正交试验,采集并计算S值用于得出而变量对铺贴质量的影响程度F值。随后采用不涉及铺贴高度变化的平面铺贴试验文章提出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在圆锥曲面中应用此方法,结果表明:铺贴力度和铺贴高度中的任意一项单独提升均可提升铺贴质量,在二因素共同作用下,铺贴力度对应F值为10.32,铺贴高度对应F值为3.50。
基于临界折射纵波的声时差-表面应力关系获取方法研究
戴玉红, 牛娜娜, 刘贺强, 任慧玲, 郝小琴, 孙凡
2023, (5): 155-158.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22
摘要:
机床关键零部件应力的存在会加剧其摩擦磨损,严重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对结构表面应力的检测显得十分重要。文章探究了超声临界折射纵波的检测原理,分析各个因素对声时差反射系数的影响规律;根据被测件材料参数设计了楔形块的角度;设计加工了10个标准实验件,通过拉伸试验机和超声检测装置分别测得10个试件的声时差反射系数;分析声时差系数不同的原因,为基于超声波检测表面应力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支持。
基于综合因子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机械系统可靠性分配研究
胡启国, 赵胜东, 李致明, 周小明, 郝建旭, 徐向阳
2023, (5): 159-165.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23
摘要:
可靠性分配是一种将可靠性指标合理分配到各子系统,确保机械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方法。为提高可靠性分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综合因子模糊层次分析的机械系统可靠性分配方法。首先,建立系统层次结构,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分配。然后,运用综合因子模糊评价法对子系统进行模糊评价和不确定性信息处理,从而建立模糊关系矩阵确定因素组合权重,获得系统可靠性分配方案。最终,结合工业机器人系统进行分析,满足了工业机器人系统中降低减速器可靠性分配指标,提高机械臂和控制器可靠性分配指标的要求。
管理信息化
仿真环境下混流装配线平衡和排序的优化研究
赵乾宏, 朱成顺, 张辉, 孙高峰, 方喜峰, 齐杰
2023, (5): 166-172.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24
摘要:
针对某企业风电制动器混流装配过程中工位负载不均衡而导致排队时间过长、装配效率低、无法满足顾客订单需求的问题,提出在并行考虑混流装配线平衡和排序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建立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最小化工位负荷指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Pareto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采用混合并联编码由工位数量、工位类型及载料框上料顺序三部分组成,并引入多种群策略、自适应步长、精英保留策略,确保优良个体不被破坏。基于实例分析及数据基础,通过Python语言开发环境进行开发算法程序,将得到新的平衡和排序方案与标准遗传算法求得的平衡和排序方案,在离散系统仿真软件Plant Simulation平台上对以上两种算法得到的最优平衡和排序方案进行仿真,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柔性车间调度问题
李长云, 李霆誉, 王志兵, 谷鹏飞, 林多
2023, (5): 173-178.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25
摘要:
文章主要研究多目标的柔性车间调度问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调度结果受完工时间、机器负荷、成本控制和资源消耗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改进遗传算法,针对最小化最大完成时间、最小化机器负荷和最小化资源消耗3个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结合改进的Pareto多目标优化方法,以及最短加工时间变异和邻域变异方法,提高了算法的寻优能力。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适用于求解多目标的柔性车间调度问题。
基于交叉选择的变邻域蜂群算法求解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
亓祥波, 王宏伟, 马志强
2023, (5): 179-187. doi: 10.19287/j.mtmt.1005-2402.2023.05.026
摘要:
针对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交叉选择的变邻域蜂群算法。首先,算法在初始化种群阶段加入了NEH启发式算法,进而提高初始解的质量。在算法迭代的初期引入了差分进化算子进行交叉与选择,从而提高解的多样性。在算法的局部搜索阶段对50%最优个体加入了交换与逆序两种变邻域操作,增强了算法的搜索能力。通过正交实验选择合适的参数,在Car、Rec以及Taillard标准测试集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优于与之对比的其他群智能算法。最后,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寻优目标对某公司轮胎产品生产线上的作业排产问题进行求解,求解结果优于对比的算法,进一步验证所提算法在求解PFSP上的有效性。

重要提示

1. 唯一官方网站:1951.mtmt.com.cn

2. 本刊编辑部、工作人员邮箱后缀为@jcs.gt.cn

3. 电话

010-64739683/79(稿件、进度)

010-64739685(缴费、录用证明)

4. 作者服务QQ群:238874846

注意以上信息,谨防冒名、被骗!

《制造技术与机床》编辑部